新闻中心
今年,我国倡导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,期待更为丰富的体验激发消费新活力。记者近期发现,各地正积极活化老建筑、老工厂等闲置资源,结合特色文化IP,打造丰富体验项目,吸引游客纷至沓来,成为热门打卡地。
挖掘IP价值,邮局“变身”热门打卡点
暑期,山东青岛新开的海洋研学主题邮局吸引游客络绎不绝。邮局内设海洋科普、邮票展示等功能区,游客可通过视觉、触觉、听觉等多感官了解海洋知识,购买文创产品,盖戳、制作特色明信片。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副总经理臧振东表示,邮局推出个性化邮票、研学证书等文创产品。
成都熊猫邮局新增AI定制冰箱贴,定期举办民俗活动,展示非遗技艺。北京、广州、兰州等多地实景焕新的主题邮局,以“邮政绿”为载体,呈现二十四节气、党史故事、丝路文化等元素。
变身潮人聚集地,老厂区成人气新地标
不仅邮局,融合创意与新业态的商业综合体在工业旧址上崛起,成为城市新地标。河北保定“D19街区”的篮球馆,由旧厂房改造而成,举办各类赛事超过1700场,吸引年轻人拍照打卡。保定市竞秀区“D19街区”负责人郭建涛表示,通过调研和校园意见,确定电竞、潮玩、美食、文创等业态布局,打造年轻人聚会新场所。
老空间“潮”起来,业态不断丰富
全国多地涌现出由城市更新改造而成的商业新地标。上海水泥厂变身西岸梦中心,湖南长沙油脂厂引入潮玩娱乐、餐饮等新兴业态,吸引艺术家和年轻群体。
工业遗存焕新成为场景消费“新地标”,城市更新改造后的商业项目平均带动50%以上的消费增长,服务岗位就业数量显著增长。
深挖内涵拓展功能,丰富消费新场景
如何挖掘城市原有空间潜力,创新消费场景?山东大学讲席教授谢鹏程表示,要精准定位文化IP价值,创新空间利用,丰富商业业态,通过改造更新,让城市历史在新的消费体验中延续和创新。
专家表示,城市更新需要长期坚持、不断创新,吸引更多力量投入。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建议设立城市更新专项基金,吸引长期资本撬动社会资本,创新更多元化消费新场景。
扫一扫关注我们